历史类成语题库手机在线考试练习题四
一、判断题
1. 泰山北斗 解释:。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出处:《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答案:正确 (1.0)
2. 指鹿为马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
,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答案:正确 (1.0)
3. 滥竽充数 解释: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
士逃。”
答案:正确 (1.0)
4. 初出茅庐 解释: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答案:正确 (1.0)
5. 头角峥嵘 解释: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露头角。”
答案:正确 (1.0)
6. 以身殉职 解释: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出处:《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答案:正确 (1.0)
7. 司空见惯 解释: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答案:正确 (1.0)
8. 分道扬镳 解释: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处:《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答案:正确 (1.0)
9. 拔山盖世 解释:力能拔掉大山,形容力大勇猛,当代无比。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答案:正确 (1.0)
10. 举案齐眉 解释:。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答案:正确 (1.0)
11. 凿壁偷光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答案:正确 (1.0)
12. 鹬蚌相争 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答案:正确 (1.0)
13. 赤膊上阵 解释: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答案:正确 (1.0)
14. 后来居上 解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答案:正确 (1.0)
15. 投鞭断流 解释: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答案:正确 (1.0)
16. 对牛弹琴 解释: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答案:正确 (1.0)
17. 安堵如故 解释: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
答案:正确 (1.0)
1. 答案:正确
2. 答案:正确
3. 答案:正确
4. 答案:正确
5. 答案:正确
6. 答案:正确
7. 答案:正确
8. 答案:正确
9. 答案:正确
10. 答案:正确
11. 答案:正确
12. 答案:正确
13. 答案:正确
14. 答案:正确
15. 答案:正确
16. 答案:正确
17. 答案:正确
关注公众号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