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试卷
试题来源与互联网,我们严格保密一点考试用户的试题信息

录井公司HSE练习考试题3

更新:2021-06-09    来源:图蓝一点

本文描述一点考试录井公司HSE练习考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多支队伍联合作业时,应由()在施工前进行施工交底,并组织联合演练。 (1.0)

A、上级安监部门 ;

B、上级技术部门;

C、责任主体队伍;

D、多支队伍共同。


2. 劳动者可以在()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1.0)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本人户籍所在地;

C、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


3. 重晶石,又名硫酸钡,其化学分子式为BaSO4,在钻井作业中主要起(    )的作用。 (1.0)

A、加重剂;

B、增粘剂;

C、控制PH值;

D、稀释剂。


4. 录井仪器房、值班房应摆放在振动筛同侧并距井口(  )m以外,附近应留有适当面积的工作场地,逃生通道畅通。 (1.0)

A、15;

B、25;

C、30;

D、35。


5. 录井仪器房、值班房门醒目一侧应张贴(    )。 (1.0)

A、井控领导小组;

B、通讯录;

C、井场安全逃生路线图;

D、甲方指令单。


6.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 (1.0)

A、劳动者承担;

B、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C、用人单位承担


7. 地化录井技术是利用(  )分析检测原理,通过热解和催化转化方法,分析检测出岩样中烃类和有机碳含量。 (1.0)

A、热导;

B、色谱;

C、激光激发;

D、岩屑扫描。


8. 当立管压力降低、钻时减少、钻井液体积减少、钻井液出口流量降低时,其表现的钻井工程异常为(   )。 (1.0)

A、放空;

B、井漏;

C、地面跑失;

D、井涌。


9. 在受限空间作业中,发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应、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 (1.0)

A、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

B、安全员;

C、作业监护人;

D、班组长


10. 下列(   )参数一般不在综合录井实时采集数据之列。 (1.0)

A、迟到井深;

B、硫化氢含量;

C、钻时;

D、氯离子含量。


二、多项选择题

11. 个体劳动防护包括( ) 、躯干防护、手部和足部防护。 (1.0)

A、头部防护;

B、、面部防护;

C、呼吸防护;

D、听力防护。


12. 推车式和手提式灭火器目视检查内容包括()。 (1.0)

A、灭火器处在指定的位置,在取用时没有障碍;

B、铭牌上的操作说明清晰便于阅读,铅封和插销没有损坏或缺失;

C、没有明显的物理性损坏、腐蚀、泄漏和喷嘴堵塞现象,压力表读数或指示器处于可操作的范围或位置;

D、通过称重等方式确定CO2灭火器是否装满。


13. 正确使用安全帽、爱护安全帽,使安全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直接关系到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禁止()、有损坏时仍然使用、抛掷或敲打、帽内再戴上其它帽子、过期安全帽仍在使用等等损坏安全帽的行为。 (1.0)

A、有机溶剂清洗;

B、钻孔;

C、涂上或喷上油漆;

D、人坐在安全帽上


14. 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可概括为(  )三类。 (1.0)

A、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安全管理上的欠缺;


15.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作业申请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针对作业内容,开展JSA分析,分析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危害因素,制定相应作业程序、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制订的安全措施在许可证中应进行落实确认。 (1.0)

A、缺氧、富氧;

B、有毒有害;

C、高温;

D、负压


16. 四不放过原则是(  )。 (1.0)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C、责任人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D、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17. 综合录井系统报警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0)

A、声音报警;

B、光报警;

C、声光报警;

D、图像闪烁报警。


18.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示和职业病危害检测公示牌。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0)

A、粉尘

B、噪音

C、化学品

D、辐射


19. 根据《中国石化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高处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0)

A、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上进行作业,不得在高处做与工作无关事项。

B、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应堆放平稳,并设安全警戒区,安排专人监护。

C、工具在使用时应系有安全绳,不用时应将工具放入工具套(袋)内,高处作业人员上下时手中不得持物。

D、在同一坠落方向上,不得进行上下交叉作业,如需进行交叉作业,中间应设置安全防护层,坠落高度超过24米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安全防护。


20. 起重作业前应对( )项目进行安全检查。 (1.0)

A、对从事指挥、司索和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确认。

B、对起重机械和吊具的保护装置进行安全检查确认。

C、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D、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1. 对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满足()条件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0)

A、在停机后切断电源;

B、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

C、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22.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作用、稳定井壁,润滑钻具;(),防止井涌/井漏,保护油气层;为井下马达提供动力;为井下测试提供导电介质。 (1.0)

A、携带钻屑(或岩屑);

B、清洗、冲击井底;

C、冷却和冲洗钻头

D、平衡地层压力。


23. 中暑的预防措施在组织措施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A、安排好高温作业工作的劳动和休息;

B、尽量缩短持续工作时间,增加工作休息次数,延长休息时间;

C、加强宣传教育;

D、劳动者应有自觉遵守高温作业安全规则和卫生制度。


24. 高处作业分为4个等级,下列属于正确分级的是( )。 (1.0)

A、I级(2米≤hw≤5米)

B、Ⅱ级(5米<hw≤15米)

C、Ⅲ级(15米<hw≤30米)

D、Ⅳ级(hw>30米)


25. 对于吊索的使用管理,描述正确的是()。 (1.0)

A、吊重物时吊索与重物棱角接触处应加衬垫

B、任何情况下不得将不同种类或不同规格的吊具混合使用

C、特殊结构的吊物可以用吊索单点捆绑起吊

D、吊索使用完后要及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


三、判断题

26. 外来人员(参观、学习、检查人员和分包商员工等)着装符合生产作业场所的HSE要求,即可进入生产作业场所。 (1.0)


27. 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置。 (1.0)


28. 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1.0)


29. 常规原材料和工具的搬运、常规吊装等安全风险可控的作业不使用作业许可证。 (1.0)


30. 劈心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 (1.0)


31. 初期火灾最容易扑灭。 (1.0)


32. 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以强化安全意识和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安全操作能力、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为主要内容。 (1.0)


33. 钻具、套管上下钻台时,录井人员应与钻台大门坡道保持10m以上的距离。 (1.0)


34. 钻井液发生气侵后,应首先通过除气装置处理钻进液。 (1.0)


35.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无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1.0)


36. 为了防止触电可采用绝缘、防护、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安全。 (1.0)


37. 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 (1.0)


38. 捞、洗岩屑样过程中要注意防滑,捞样处应安装照明灯具。 (1.0)


39. 应急预案启动后,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立即撤离施工区域。 (1.0)


40. 高处作业是指在距离坠落高度基准面3米以上(含3米)的位置进行的作业,包括上下攀援等空中移动过程。 (1.0)


  • 关注公众号

  •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