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重晶石,又名硫酸钡,其化学分子式为BaSO4,在钻井作业中主要起( )的作用。 (1.0)
A、加重剂;
B、增粘剂;
C、控制PH值;
D、稀释剂。
2.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应迅速启动( )。 (1.0)
A、应急救援预案;
B、应急电话;
C、应急电源;
D、人员撤离
3. 录井队应建立灭火器材登记台账,设专人每( )进行1次目视检查,并应填写检查记录。 (1.0)
A、半个月
B、1个月;
C、1个季度 ;
D、半年。
4. 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QSH0996.1-2013《个体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要求》,应本着()的原则,为从业人员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变更发放范围和标准。 (1.0)
A、谁主管谁负责;
B、最低合理可行;
C、定性与定量;
D、安全舒适
5. 录井仪器房、值班房门醒目一侧应张贴( )。 (1.0)
A、井控领导小组;
B、通讯录;
C、井场安全逃生路线图;
D、甲方指令单。
6. 录井队应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公用防护用品,以满足从业人员和( )的防护需要,同时可根据需要增配其它必需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1.0)
A、新员工;
B、应急演练;
C、消防志愿者;
D、外来人员
7.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试行)》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 (1.0)
A、安全装置;
B、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C、、特种装备; D、安全规定。
8.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 (1.0)
A、劳动者承担;
B、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C、用人单位承担
9. 伴有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井喷抢险,任何作业都必须()以上同行,指定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0)
A、3人
B、3组
C、2人
D、2组
10.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报警系统报警项目的是( )。 (1.0)
A、硫化氢报警;
B、钻井液粘度;
C、烟雾报警;
D、可燃气体报警。
11. 当钻遇油气层时,下列钻井液参数变化中()是不正确的。 (1.0)
A、钻井液密度下降;
B、钻井液电阻率升高;
C、钻井液体积降低;
D、钻井液电导率降低。
12. 对脱离岗位连续超过()个月以上的人员停止发放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1.0)
A、3
B、6
C、12
D、24
13. 地化录井技术是利用( )分析检测原理,通过热解和催化转化方法,分析检测出岩样中烃类和有机碳含量。 (1.0)
A、热导;
B、色谱;
C、激光激发;
D、岩屑扫描。
14. 在放射性测井作业过程中,录井人员应距作业点( )m以外,不应进入安全警戒区。 (1.0)
A、10;
B、15;
C、20;
D、30。
15. 防尘最基本的防护用品是()。 (1.0)
A、工帽;
B、毛巾;
C、手套;
D、口罩。
16. 在所有被检查出的HSE问题整改完毕,作业现场已具备安全作业条件,发包单位签发(),承(分)包商开始现场施工。 (1.0)
A、吊装许作业可证 ;
B、破土作业许可证;
C、高处作业许可证;
D、项目开工HSE许可证。
17. 中石化员工进入()应正确穿戴符合中石化劳保服装管理规定要求的劳动保护服装。 (1.0)
A、生产作业场所;
B、办公区;
C、停车区
18. 依据工作安全分析(JSA),存在HSE风险部位设置相对应的()。 (1.0)
A、风向标;
B、逃生指示牌;
C、施工公告牌;
D、安全标示牌。
19. 硫化氢检测仪校验的低浓度气样一般为( )。 (1.0)
A、1ppm;
B、5ppm ;
C、10ppm;
D、20ppm。
20. 钻台岩心出筒时,岩心与转盘面距离不应大于( )m,应使用岩心夹持工具取出岩心,不应用手去捧接;岩心从钻台运往地面时,要防止坠落伤人。场地岩心出筒时,作业人员应正面避开岩心内筒出口。 (1.0)
A、0.1;
B、0.2;
C、0.3;
D、0.4。
二、多项选择题
21. 根据中石化《关于全面落实简化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卡片化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场编制的应急处置卡,应确保应急状态下岗位人员清楚( ) (1.0)
A、什么事
B、做什么
C、谁来做
D、怎么做
22. 推车式和手提式灭火器目视检查内容包括()。 (1.0)
A、灭火器处在指定的位置,在取用时没有障碍;
B、铭牌上的操作说明清晰便于阅读,铅封和插销没有损坏或缺失;
C、没有明显的物理性损坏、腐蚀、泄漏和喷嘴堵塞现象,压力表读数或指示器处于可操作的范围或位置;
D、通过称重等方式确定CO2灭火器是否装满。
23. 综合录井系统报警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0)
A、声音报警;
B、光报警;
C、声光报警;
D、图像闪烁报警。
24. 以下哪些规定起重操作人员应遵守( )。 (1.0)
A、紧急停车信号不能谁发出均应立即停止
B、严禁起吊超载物体、重量不清物体和埋置物体
C、吊物情况不明、指挥信号不清时不得起吊
D、吊物上有人时不得起吊
25. 对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满足()条件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0)
A、在停机后切断电源;
B、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
C、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三、判断题
26. 搬迁运输过程中,押运人员不得乘坐在吊车操作室内。 (1.0)
27.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1.0)
28. 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 (1.0)
29. 现场录井人员应加强地质分析,在钻开油气层前向井队提出预告。钻开油气层后,每次起下钻均应进行后效录井,测量油气上窜速度等。 (1.0)
30.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录井队的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是指指挥、司索人员和电工。 (1.0)
关注公众号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