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如果要将“目视化管理”作为丰田生产方式的管理手段,首先就要( )。 (1.0)
A、熟悉标准作业表
B、推进5S活动
C、开展TPM活动
D、开展创意改善提案
2. 需要整理整顿的是什么地方?( )。 (1.0)
A、工作现场
B、办公室
C、所用地方
D、仓库
3. 为了满足客户对交货时间及数量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安全和( )是必要的。 (1.0)
A、供应商
B、生产能力
C、半成品
D、缓冲库存
4. 下列哪些不是使用“看板”的六条规则:( )。 (1.0)
A、逐步增加看板的数量
B、没有看板时不运送、不制造
C、看板一定挂在作业的相关实物上
D、必须生产百分之百的合格品
5. 制订标准化操作的人员是:( )。 (1.0)
A、精益团队与操作人员
B、精益团队与基层领导
C、基层领导和技管人员
D、技管人员和公司领导
6. 精益生产是一种理论还是( )。 (1.0)
A、工具
B、方法
C、过程
D、文化
7. 哪些不是创意改善提案实施要点:( )。 (1.0)
A、创意改善提案的角度有多种,可以从“浪费”入手,从品质、成本、设备、安全、效率等方面的不足动脑筋,思考如何做改善
B、先从不花钱的改善做起,创意最重要
C、改善是无限的
D、改善提案最重要的是流程改善,其他改善并不重要
8. 开展QC小组活动有利于开拓( )的途径。 (1.0)
A、提高质量
B、劳动竞赛
C、现场管理
D、全员管理
9. 精益生产的库存水平是( )。 (1.0)
A、高
B、中
C、低
D、多
10. 拉动体系是允许材料、产品在( )库存,或在最底限度在制品库存的情况下流动。 (1.0)
A、有
B、没有
C、不确定
D、有一点
11. 拉动系统的核心是( )。 (1.0)
A、5S
B、自动化
C、看板管理
D、准时化
12. 下列不属于推动精益转化原则的是( )。 (1.0)
A、明确价值的看法
B、明确每个产品价值流的所有工序
C、让顾客来拉动生产活动
D、让创造价值的各工序分散作业
13. 哪个不是清楚生产周期的好处:( )。 (1.0)
A、清楚地知道需要多少工人数量
B、可运用于标准化作业综合表
C、为了充分运用人工,可合并一定数量的操作于一个工人
D、可以方便了解库存周转次数
14. 精益生产方式对操作员工的要求是( )。 (1.0)
A、懂设计制造有较高操作技能
B、不需要专业技能
C、多技能
D、单一技能
15. TPM的目标是实现零灾害、零故障(非正常故障)、( )的目标。 (1.0)
A、零事故
B、零浪费
C、零损害
D、零不良
16. 现在的精益思想,不仅要关注消除浪费,同时还以( )为目标。 (1.0)
A、减少员工
B、创造价值
C、提倡节约
D、流程再造
17. 可视化工厂的建立有一个简单的前提,( )信息最一目了然。 (1.0)
A、文字
B、图片
C、表格
D、数字
18. 在精益生产方式中,生产量就是( )。 (1.0)
A、市场需求量
B、企业最大生产能力的产量
C、市场需求量+安全库存
D、企业销售量+安全库存
19. 5S管理和产品质量的关系如何?( ) (1.0)
A、工作方便
B、改善品质
C、增加产量
D、关系不大
20. 对零件的加工投入超出客户需求部分的浪费属于( )浪费。 (1.0)
A、不良品
B、等待
C、搬运
D、过度加工
21. ( )是沿着价值流的各公司和工厂之间,建立一个能够以小批量进行补给的拉动系统。 (1.0)
A、精益企业
B、精益厂家
C、精益供给
D、精益物流
22. TPM管理中认为故障就是( )。 (1.0)
A、人故意使设备发生障碍
B、设备设计中的障碍
C、设备运用中的障碍
D、设备改造中的障碍
23. ( )不能代替生产计划,不能制定长期计划,其作用是控制计划的执行。 (1.0)
A、看板
B、作业指导书
C、信息系统
D、点检表
24. 下列哪一项不是精益管理的原则( )。 (1.0)
A、大批量流动
B、顾客决定企业生产的产品
C、杜绝无价值活动
D、持续改善
25. 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 )。 (1.0)
A、围绕品质、效率、效益三大主线
B、提高生产效率
C、彻底杜绝浪费
D、准时化、自働化
26. 丰田生产方式的目的在于彻底杜绝各种浪费,以提高生产( )。 (1.0)
A、周期
B、交货期
C、成本
D、效率
27. 运货指令的使用规则是( )。 (1.0)
A、前一道工序根据“看板”的种类和数量生产
B、没有“看板”时不运送,不制造
C、后一道工序按照“看板”到前一道工序去领产品
D、“看板”一定挂在作业的相关实物上
28. 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标准作业表明确地记载着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哪一个不是要素之一。( ) (1.0)
A、周期时间
B、劳动强度
C、作业顺序
D、标准手持
29. TPM的三大法宝是TPM小组会议、( )、管理看板。 (1.0)
A、重点培训
B、班前讲话
C、现场演示
D、宣传
30. 下列不属于丰田公司三不原则的是( )。 (1.0)
A、不接受不良品
B、不生产不良品
C、不流出不良品
D、不改变不良品
31. 洛阳公司要强化全员精益生产的培训,完善精益( )机制,逐步打造一支懂理念、会操作、能实施的精益人才团队。 (1.0)
A、班组建设
B、人才育成
C、标准作业
D、改善提案
32. 企业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标准,二是( )。 (1.0)
A、产品标准
B、工艺标准
C、设计标准
D、管理标准
33. 实行“看板方式”的基础是:( )。 (1.0)
A、准时化
B、自动化
C、流水线生产
D、均衡化生产
34. ( )必须亲自动手订立标准作业表。 (1.0)
A、身在生产现场的人
B、身在技术办公室的人
C、身在领导办公室的人
D、身在调度室的人
35. 持续改善的基础是( )的途径。 (1.0)
A、标准化
B、制度化
C、目视化
D、通用化
36. TPM需要所有的人,从领导到( )的积极参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改变“作业员只管操作,维修员只管维修的意识”。 (1.0)
A、工艺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材料工
D、操作工
37. 2010年洛阳公司围绕( )三大主线,继续抓好基础改善工作,夯实企业基础管理水平。 (1.0)
A、能力、质量、安全
B、品质、成本、效率
C、效益、品质、环境
D、品质、效率、效益
38. 标准作业的实施可以确保装配和加工工序的_____,在不损害_____并确保_____的前提下,用更快捷有效的方式完成作业。( ) (1.0)
A、能力、设备、库存
B、品质、设备、安全
C、品质、环境、安全
D、能力、环境、库存
39. 均衡生产要求快速换产以达到( )的生产。 (1.0)
A、小批量、多品种
B、小批量、少品种
C、大批量、少品种
D、大批量、多品种
40. 全面质量管理( )的质量的含义是(C)。 (1.0)
A、产品质量
B、工作质量
C、产品质量及与产品质量相关联的各项工作质量
D、质量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
41. 精益生产方式的两个基本目标:是不断取消那些不增加产品价值的工作,即( )。 (1.0)
A、生产更多的产品
B、消除浪费、降低成本
C、使产品多样化
D、能快速应对市场的需求
42. 精益生产方式的两大支柱是:( )。 (1.0)
A、准时化
B、自働化
C、标准化
D、理论化
43. 三现主义是指( )。 (1.0)
A、现时
B、现地
C、现物
D、现实
44. 精益思想的五项原则是:价值观、价值流、( )。 (1.0)
A、流动
B、拉动
C、推动
D、尽善尽美
45. 目视化管理应使( )。 (1.0)
A、信息容易获取
B、目视墙尽可能大
C、突出超标的情况
D、目视墙尽可能小
46. 价值流管理的步骤有( )。 (1.0)
A、选择价值流
B、培训
C、绘制当前状态图
D、创建并实施改进计划
47. 哪些是看板的作用( )。 (1.0)
A、指出问题,管理库存
B、生产指令
C、说明必须作业的事项
D、自动化
48. 下面哪些是物料员(水蜘蛛)所具备的条件( )。 (1.0)
A、进行有效的沟通
B、理解价值流的要求
C、不用报告现场异常情况
D、保持工作的高效率、准确性
49. 一个流生产方式的优点有( )。 (1.0)
A、生产时间短
B、占用面积小
C、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
D、易暴露问题
50. 创意改善提案制度就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从( )、效率等方面进行改善,并用固定的表格将改善完的内容记录下来接受评审,根据评审的结果获得相应奖励的制度。 (1.0)
A、质量
B、成本
C、设备
D、安全
三、判断题
51. 有人认为,现场管理就是维持+改善的活动过程。( ) (1.0)
52. 准时化的作用是解决“库存”在物资和财务上的负担。( ) (1.0)
53. 在精益思维中:价格=成本+利润。( ) (1.0)
54. “少人化”不应该是追求的目标,而“省人化”比“少人化”更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 ) (1.0)
55. 目视化管理是为了好看而不是好用。( ) (1.0)
56. 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生产批量。( ) (1.0)
57. 不断尝试减少循环中看板卡的数量来强制改进,可以让看板系统更加有效。( ) (1.0)
58. 任何库存和任何及时生产不需要的运输都是一种浪费。( ) (1.0)
59. 做到一个流生产方式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 (1.0)
60. 标准主要采用两个工具:标准操作组合表和标准操作图。( ) (1.0)
61. 精益的执行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改进过程,是一种支持员工意见和鼓励职工参与的组织文化。( ) (1.0)
62. 5S管理的前3S阶段(整理、整顿、清扫)是打造基础、是形式化的阶段。( ) (1.0)
63. 追求根源,反复问五次为什么,寻求可行的方法,力求完美后再实施,是精益改善的部分原则。( ) (1.0)
64. 改善创新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 ) (1.0)
65. 精益生产的出发点是减少浪费。( ) (1.0)
66. 看板管理中,产品的质量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得到保证,任何一个生产工序都不能将任何有缺陷的产品送到下工序。( ) (1.0)
67. 降低或消除在制品,不能够有效缩短周期。( ) (1.0)
68. 工艺流程改善能够使生产活动的效率更高,更具灵活性,更节省时间,更能降低在制品库存,更加均衡。( ) (1.0)
69. 我们可以在标准作业图中包含工作及标准的所有细节。( ) (1.0)
70. 定容、定位、定量是整顿的关键因素。( ) (1.0)
关注公众号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