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一般用于假想投影轮廓线的图线是() (1.0)
A、虚线
B、细点划线
C、双点划线
D、粗点划线
2. 在工程图样上,齿轮分度圆的线型为。 (1.0)
A、细点划线
B、粗点划线
C、细实线
D、细虚线
3. 基本偏差是确定()相对于()的极限偏差。 (1.0)
A、偏差,公差
B、基本尺寸,零线位置
C、基本尺寸,极限尺寸
D、公差带,零线位置
4. 在标准推荐中,基孔制的间隙配合、轴的过渡配合用()。 (1.0)
A、a,B,c,d,e,f,g,h
B、js,k,m,n
C、p,r,s,t,u,v,x,Y,z
D、A,B,C,CD,D
5. 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1.0)
A、左边
B、右边
C、上方
D、下方
6. 平行于花键轴线投影面的剖视图,大径及小径均用()绘制。 (1.0)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点划线
7. 以下哪个图线名称和图线宽度对应是不正确的()答案不确定 (1.0)
A、粗实线 B
B、双折线 约B/2
C、细实线 约B/3
D、双点划线 约B/3
8. 螺纹牙顶圆的投影用()表示,牙底圆的投影用()表示: (1.0)
A、粗实线,细实线
B、粗点划线,细点划线
C、细点划线,粗点划线
D、细点划线,双点划线
9. 平行于花键轴线投影面的视图,大径用()、小径用()绘制;花键工作长度的终止端和尾部长度的末端均用()绘制。 (1.0)
A、细实线、虚线、点划线
B、粗实线、虚线、细实线
C、细实线、粗实线、虚线
D、粗实线、细实线、细实线
10. 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1.0)
A、形状公差
B、形位公差
C、位置公差
D、基本偏差
11. 以下哪个图线一般用于轴线、对称中心线() (1.0)
A、波浪线 B)粗实线 C)细点划线 D)双点划线
12. 用于制造凸轮轴、连杆等零件的铸铁材料是 (1.0)
A、灰口铸铁
B、球墨铸铁
C、蠕墨铸铁
D、可锻铸铁
13. 圆柱上标注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主要是限制零件的 (1.0)
A、圆柱度与直线度误差
B、圆柱度与同轴度误差
C、圆度与直线度误差
D、圆度与同轴度误差
14. 有效螺纹的终止界限用()表示: (1.0)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双点划线
15. 检测轴类零件几何形状的误差项是: (1.0)
A、倾斜度
B、圆柱度
C、平行度
D、同轴度
16. 加工表面质量包含表面()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两个方面。 (1.0)
A、颜色
B、粗糙度
C、几何形状
D、波度
17. 尺寸界线用()绘制,并应从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它们做尺寸界线 (1.0)
A、细实线
B、粗实线
C、虚线
D、折线
18. 在大批量生产中,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常用的热处理炉是 (1.0)
A、盐浴炉
B、箱式炉
C、保护气氛连续炉
D、井式炉
19.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螺杆轴线时,对于螺柱、螺栓等均应按()绘制。 (1.0)
A、剖切
B、未剖切
C、投影
D、虚线
20. 以下选项中,()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示意图。 (1.0)
A、
B、
C、
D、
21. 齿顶圆和齿顶线用()绘制,分度圆和分度线用()绘制。 (1.0)
A、细实线、粗实线
B、粗实线、细实线
C、粗实线、点划线
D、细实线、双点划线
22. 新标准规定,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的方向。 (1.0)
A、从左到右
B、从上到下
C、看图的方向
D、图纸宽幅的方向
23. )金属材料的布式硬度与()在一定硬度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 (1.0)
A、抗拉强度
B、抗压强度
C、脆性
D、塑性
24. 尺寸Ф50H7的 (1.0)
A、上偏差、下偏差均大于0
B、上偏差为0,下偏差为负值
C、上偏差、下偏差均小于0
D、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0
25.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面通过螺纹紧固件的螺杆轴线时,螺母按()绘制 (1.0)
A、全剖
B、半剖
C、阶梯剖
D、未剖切
26. 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表示工件视图时,后视图在左视图的最()。 (1.0)
A、上方
B、下方
C、左侧
D、右侧
27.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应为()。 (1.0)
A、珠光体
B、渗碳体
C、铁素体
D、索氏体
28. 不可见螺纹的所有图线用()绘制。 (1.0)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双点划线
29. 组成环位与几个不平行平面内的尺寸链称为() (1.0)
A、直线尺寸链
B、角度尺寸链
C、平面尺寸链
D、空间尺寸链
30. 尺寸链的所有环都只属于一个尺寸链,无论怎样变化都不会影响其他尺寸链的是()。 (1.0)
A、独立尺寸链
B、并联尺寸链
C、平面尺寸链
D、空间尺寸链
31. ()和()图线一般都可以应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 (1.0)
A、波浪线和双折线
B、双折线和虚线
C、虚线和细点划线
D、细点划线和粗点划线
32. 表面粗糙度指已加工表面波距在()以下的微观集合形状误差。 (1.0)
A、1mm
B、1nm
C、2mm
D、1.25mm
33.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晶转变温度为 (1.0)
A、948℃
B、1048℃
C、1148℃
D、1200℃
34.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尺寸线终端有()和()两种形式。 (1.0)
A、箭头,斜线
B、顿点、虚线
C、折线、箭头
D、点线、顿点
35. 以下形位公差特征符号中有基准要求的是() (1.0)
A、直线度
B、平面度
C、圆柱度 D 平行度
36. 是表示结构大小、形状和之间相对位置的数据。 (1.0)
A、基本尺寸
B、极限尺寸
C、基本偏差
D、公差
37. 对于狭小面积的剖面,当在图中的困度小于或等于()时,可以用图和代替剖面线。 (1.0)
A、0.5mm
B、1mm
C、1.4mm
D、2mm
38. 金属的硬度表示中洛氏硬度的缩写是() (1.0)
A、RH
B、LH
C、HR
D、HB
39. 在同一图形中更具有几种尺寸数值相近而又重复的要素(如孔等)时,可采用()标记方法区别。 (1.0)
A、画斜线和涂阴影
B、涂色和标数字
C、涂色和字母
D、数字和字母
40. 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工程图样表示方法中,右视图在主视图的 (1.0)
A、上方
B、下方
C、左侧
D、右侧
41. 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得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及调质后的硬度常采用 (1.0)
A、洛氏硬度试验
B、布氏硬度试验
C、维氏硬度试验
D、里氏硬度试验
4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一张工程图一般包含的三个基本内容中的: (1.0)
A、标题栏
B、图例
C、基本视图
D、技术要求
43. 装配图中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出,可见部分应从弹簧的()或弹簧钢丝剖面的()画起。 (1.0)
A、中心线、中心线
B、外轮廓线、中心线
C、外轮廓线、外轮廓线
D、中心线、外轮廓线
44. 偏差是某一实际尺寸(或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 (1.0)
A、绝对值
B、代数差值
C、整数差值
D、约值
45. 在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中,()是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变形的应力。 (1.0)
A、比例极限δp
B、弹性极限δe
C、抗拉强度δb
D、断裂强度δK
46. 是强度设计中应用最多的性能指标。 (1.0)
A、δp
B、δB
C、δs
D、δK
47. 在机械设计时,零件表面粗糙度应该 (1.0)
A、经济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B、尽可能精密
C、尽可能美观
D、尽可能降低摩擦阻力
48. 标注斜度、锥度时,符号方向应与斜度、锥度方向()。 (1.0)
A、一致
B、垂直
C、斜交
D、无关
49. 是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或上偏差减下偏差所得的差值。 (1.0)
A、偏差
B、极限尺寸
C、基本偏差
D、公差
50. 对于不连续的同一表面,可用()联接后,由同一基准出发标注一次尺寸。 (1.0)
A、粗实线
B、细实线
C、虚线
D、细点划线
51. 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选择改变轴的公差带获得所需配合(状态)的一种装配制度。 (1.0)
A、基孔制配合
B、基轴制配合
C、间隙配合
D、过盈配合
52. 以下哪个材料对应的剖面符号和画法是正确的: (1.0)
A、金属材料
B、绕线组元件
C、型砂、填砂等
D、非金属材料)
53.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转变温度为()。 (1.0)
A、727℃
B、948℃
C、1148℃
D、1048℃
54. 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必须用细实线将()延长,从其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 (1.0)
A、轴线
B、对称中心线
C、轮廓线
D、对角线
55. 制造高级精密弹簧、膜片、钟表、齿轮、游丝等弹性元件、耐磨零件,通常选用的铜合金是 (1.0)
A、铝青铜
B、锡青铜
C、铍青铜
D、硅青铜
56. 关于视图表示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1.0)
A、现有国际承认的视图表示方法有三种,即第一视角视图表示法,第二视角视图表示法和第三视角视图表示法。
B、只确定主视图还不能确定其他各基本视图的投影方向以及位置。
C、我国标准中规定采用第三视角视图表示法
D、第一视角视图表示法和第三视角视图两种画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视图的配置关系不同
57. 对于刀具、冷成型模具和粘着磨损或磨粒磨损失效的零件,()是决定耐磨性的主要性能指标。 (1.0)
A、硬度
B、强度
C、塑性 D韧性)
58. 示意图在机械制造中常用语表达工艺系统的主要()特征。 (1.0)
A、结构原理
B、细节
C、零件组合
D、整体
59. 一般表面粗糙度标注优先采用()值 (1.0)
A、RY
B、Rz
C、Ra
D、以上选项均可
60. 当需要表示齿线形状时,可用()与齿线防线一直的细实线表示,()则不需要表示。 (1.0)
A、一条、斜齿
B、两条、人字齿
C、三条、直齿
D、两条、斜齿
61. 材料在无数次重复交变应力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 (1.0)
A、断裂强度
B、抗拉强度
C、疲劳强度
D、屈服强度
62. 在垂直于圆柱齿轮轴线投影面的视图中,啮合区内的齿顶圆均用()绘制。 (1.0)
A、粗实线
B、细实线
C、点划线
D、虚线
63. 共析钢的室温金相组织为 (1.0)
A、珠光体
B、渗碳体
C、铁素体
D、莱氏体
64. 在平行于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轴线投影面的视图中,啮合区的()不需画出,节线用()绘制,其他处的节线用()绘制。 (1.0)
A、齿顶线、细实线、虚线
B、齿底线、粗实线、点划线
C、齿底线、细实线、虚线
D、齿顶线、粗实线、点划线
65. 图框,即图纸的规格尺寸,由()和()确定。 (1.0)
A、机械结构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制图的详细程度要求
B、图纸是否需要装订和图纸幅面的大小
C、机械机构设计的内容和制图的详细程度要求
D、图纸设计的内容和其他图样的统一大小
66. 中碳结构钢铸件、锻、轧件以及焊接件中出现的魏氏组织、粗大晶粒等地热缺陷和带状组织,通过()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 (1.0)
A、回火
B、正火
C、退火
D、淬火
67. 高速钢片铣刀淬火后其变形应采用()最为有效。 (1.0)
A、冷却矫正法
B、回火矫正法
C、热点矫正法
D、反击矫正法
68. 以下关于机件在图纸上的比例描述有错误的是() (1.0)
A、机件在图纸上清晰的表达主要侧重于机件的形状、结构等,不应该考虑图纸幅面的使用
B、选择合适的比例可以提高绘图效率
C、应该选择合适比例,还出于图样交流和统一比例尺的要求
D、图纸上表达机件即使表明比例也应该标注尺寸
69. 工程图中三项基本内容里,书写按照图面的空白处安排而没有固定位置的是: (1.0)
A、标题栏
B、图例
C、基本视图
D、技术要求
70. 含碳量<()为碳钢 (1.0)
A、2.11%
B、2.12%
C、3.11%
D、3.12%
71. 标注球面尺寸时,应在符号前面加符号(),在不会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 (1.0)
A、Q
B、S
C、O
D、Φ
72. 标注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引出。 (1.0)
A、弧线切向
B、径向
C、角度中分线
D、垂直角度中分线
73. 当需要表示螺尾时,该部分用与轴线成()画出。 (1.0)
A、30°的粗实线
B、30°的细实线
C、45°的粗实线
D、45°的细实线
74. 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总误差不包括以下的那个部分。() (1.0)
A、表面粗糙度
B、表面硬度
C、表面波度
D、形状误差
75. 表面粗糙度Ra的数值是 (1.0)
A、以mm为单位
B、以μm为单位
C、以nm为单位
D、百分比数值
76. 以剖视图表示内外螺纹的连接时,其旋合部分应按照()的画法绘制。 (1.0)
A、外螺纹
B、内螺纹
C、圆锥螺纹
D、内外螺纹叠合
77. 38CrMoAl钢膛杆通常采用()化学热处理。 (1.0)
A、氮碳共渗
B、渗碳
C、渗氮
D、渗硼
78. ()检测非常简单,且基本上不损坏零件,常作为金属零件的质量检验标准。 (1.0)
A、硬度
B、强度
C、塑性
D、韧性
79. 表示的意思是表示()。 (1.0)
A、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B、所有表面具有相同表面粗糙度
C、表面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D、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80. 材料的承载能力不是由其屈服强度来控制,而是决定于材料的韧性的是() (1.0)
A、承受交变接触应力的零件
B、低应力脆断零件
C、承受弯曲和扭转的轴类零件
D、纯剪或纯拉伸零件
81. 精度较高、便于携带、常用于测量大型铸锻件和永久组装件的硬度计是 (1.0)
A、洛氏硬度计
B、布氏硬度计
C、维氏硬度计
D、里氏硬度计
82.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和() (1.0)
A、材料的组分和形成温度
B、材料的大小和组分
C、材料的组分和晶体结构
D、材料的大小和晶体结构
83. 以下哪个一般用于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 (1.0)
A、波浪线
B、粗实线
C、双折线
D、细实线
84. 粗线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之间选择: (1.0)
A、0.5~2 mm
B、0.5~2cm
C、1~2mm
D、0.75~5mm
85. 标注弦长或弧长的尺寸界线,应()。当弧度较大时,可沿径向引出。 (1.0)
A、平行于该弦的切线
B、平行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
C、垂直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
D、垂直于该弦的切线
86. 工程图样的绘图比例从1:1变为1:2时,图样上的形位公差基准符号大小应 (1.0)
A、放大2倍
B、缩小2倍
C、放大0.5倍
D、不改变
87. 尺寸线,尺寸边界线,螺纹牙底线均用()画出。 (1.0)
A、细点划线
B、粗点划线
C、细实线
D、细虚线
88. 齿根圆和齿根线用()绘制,也可以省略不画;在剖视图中,齿根线用()绘制。 (1.0)
A、细实线、粗实线
B、粗实线、细实线
C、细点划线、粗点划线
D、虚线、细实线
89. 图样上四个相同螺纹孔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是 (1.0)
A、4×M6
B、M6×4
C、4-M6
D、M6-4
二、多项选择题
90. 属于摩擦防松的方法是____ (1.0)
A、双螺母
B、弹簧垫圈
C、锁紧螺母
D、串联钢丝
91. 机械加工工艺顺序安排的先后原则的是____ (1.0)
A、先基准后其它
B、先主后次,以主带次
C、先孔后面
D、先粗后精。
92. 直流电动机主要调速方式的是____ (1.0)
A、改变电枢电阻
B、改变电枢电压
C、改变磁通 D 改变转差率
93. 以下____是测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常用的方法 (1.0)
A、火花鉴别法
B、高温鉴别法
C、光谱分析法
D、看谱镜法
94. 铁碳合金中组织包括珠光体的是____ (1.0)
A、共析钢
B、过共析钢
C、共晶生铁
D、亚共晶生铁
95. 在金相分析包含的方面的是____ (1.0)
A、原材料缺陷的低倍检验
B、断口分析
C、含碳量检验
D、纤维组织检验
96. 滚珠螺旋传动的特点的是____ (1.0)
A、具有传动效率高
B、起动力矩小
C、传动灵敏平稳
D、工作寿命短
97. 属于气动、液压中的辅助元件是____。 (1.0)
A、过滤器
B、液压泵
C、油管
D、蓄能器
98. 下面关于维氏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1.0)
A、试验力可以任意选取
B、压痕测量精度高,硬度值准确
C、效率较低
D、根据材料的不同,制订了四个维氏硬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99. ____是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 (1.0)
A、钢
B、合金
C、铸铁
D、有色金属
100. 铁碳相图的应用中包括____ (1.0)
A、为选材提供成分依据
B、为铸造工艺提供依据
C、为焊接工艺提供依据
D、为磁性转变提供依据
101. 属于机械防松的方法是____ (1.0)
A、角开槽螺母
B、止动垫圈
C、弹簧垫圈
D、串联钢丝
102. 属于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的是____ (1.0)
A、铸造性能
B、压力加工性能
C、热处理
D、热膨胀性
103. 40、45的钢一般用于制造____ (1.0)
A、制造汽车、拖拉机的曲轴、连杆
B、一般机床主轴、机床齿轮
C、受力不大的轴类零件
D、调压和调速弹簧
104. 是减少磨损的主要措施有____: (1.0)
A、合理选择配对使用摩擦副的材料;
B、确定零件表面合理的粗糙度和硬度值;
C、使用润滑剂,实现液体润滑或混合润滑;
D、以滑动接触代替滚动接触;
E、通过零件表面强化、表面涂层提高其耐磨性。
105. Fe-Fe3C相图中反映的是____ (1.0)
A、铁碳合金平衡组织随碳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B、铁碳合金性能和碳的质量分数关系
C、不同成分表现的零件性能。
D、以上均正确。
106. 常采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是____ (1.0)
A、在液态金属结晶时,提高冷却速度,以增大过冷度,促进自发形核
B、在液体金属中加入晶体的同种金属,进行非自发形核,以细化晶粒
C、在液体金属中加入某些杂质,进行非自发形核,细化晶粒
D、在结晶过程中,采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电磁搅拌等也可使晶粒细化
107. 箱体、机架件设计的一般要求有____ (1.0)
A、可靠性
B、实用性
C、先进性
D、经济性
108. 具有磁性转变特性的金属为____ (1.0)
A、铜
B、铁
C、镍
D、钴
109. 下面关于布式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1.0)
A、试验数据稳定,重复性强
B、检测时,检测面应该是光滑的
C、试样厚度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10倍
D、最好在成品上进行试验。
110. 属于金属化合物的特点的是____ (1.0)
A、熔点高
B、硬度高
C、韧性大
D、高电阻
111. 以下关于低碳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1.0)
A、低碳钢的组织多为铁素体。
B、随着含碳量的增加,低碳钢组织中的铁素体量不断减少,而奥氏体量不断增加。
C、低碳钢的强度、硬度较低。
D、低碳钢塑性、韧性很高。
三、判断题
112. 按尺寸链的形成和应用场合,尺寸链可分为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 (1.0)
113. 平面尺寸链同时具有直线尺寸和角度尺寸,且各尺寸均处于同一个或几个相互平行的平面内。 (1.0)
114. 无论是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剖视或剖面图中的剖面线都应画到粗实线。 (1.0)
115. 如需在剖视图中表明齿形,可在图形中用粗实线画出至少三个齿,或用适当比例的局部放大图表示。 (1.0)
116. 伸长率(δ)值越大,断面收缩率(ψ)越小则塑性越好,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是进行塑性加工的必要条件。 (1.0)
117. 当对称机件的图形只画出一半或略大于一半时,尺寸线不应超过对称中心线或断裂处的边界线。 (1.0)
118. 在垂直于螺纹轴线投影面的视图中,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只画约1/3圈,此时螺杆或螺孔上的倒角投影不应画出。 (1.0)
119. 当被剖部分的图形面积较大时,可沿着轮廓的周边画出一部分剖面线。 (1.0)
120. 在工程制图中,为加工需要必须标注加工表面质量要求符号和标记。 (1.0)
121.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斜交,必要时才允许倾斜。 (1.0)
122. δ和ψ数值只能表示在单向拉伸状态下的塑性,不能表示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因此不能可靠地避免零件脆断。 (1.0)
123. 对左旋螺旋弹簧,不论画成右旋或左旋,旋向的“左”字必须标出。 (1.0)
124. 所有材料的屈服强度愈高,承载能力愈大,零件的寿命越长。 (1.0)
125. 在平行于轴线投影面上的视图中,弹簧个圈的轮廓不必按螺旋线的真实投影画出,而应画成直线。 (1.0)
126. 基本尺寸时表示结构大小、形状和之间相对位置的数据,也是计算尺寸偏差时背定义为零线的尺寸。 (1.0)
127. 螺杆的倒角要画出,倒圆部分一般可以不用画。 (1.0)
128. 工程中弹性模量表征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其值愈大,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愈大。() (1.0)
129. 同一张图样中最好采用一种尺寸线终端的形式。当采用箭头而位置不够时,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 (1.0)
130. 符号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内部。 (1.0)
131.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同一零件有关工序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成为装配尺寸链。 (1.0)
132. 抗拉强度对材料的成分和组合很敏感。 (1.0)
133. 有关垂直度、平行度等位置关系的尺寸链也是角度尺寸链。 (1.0)
134. 角度的数字在标注中一律写成水平方向。 (1.0)
135. 在平行于轴线投影面上的视图中,当弹簧有效圈数在4圈以上时,为了美观,中间几圈可以省略不画,但图形的长度要保持原长度。 (1.0)
136. 配合的标准时用在相同的基本尺寸后跟孔、轴公差带来表示,孔、轴公差带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轴公差带,分母为孔公差带。 (1.0)
137. 装配图中型材直径或厚度在图形上等于或小于3mm的螺旋弹簧、蝶形弹簧、片弹簧允许用示意图绘制。 (1.0)
138. 在同一图形中,对于尺寸相同的孔、槽等成组要素,需要在每一个要素上标注出尺寸和数量。 (1.0)
139. 强度检测基本上不损坏零件,所以强度常作为金属零件的质量检验标准。 (1.0)
140. 在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轴线时,轮齿一律按不剖处理。 (1.0)
使用一点考试系统,你也可以自己出题进行线上考试。
关注公众号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