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试卷
试题来源与互联网,我们严格保密一点考试用户的试题信息

机械工程专业初级职称在线考试试题一

更新:2018-09-04    来源:图蓝一点

本文描述一点考试机械工程专业初级职称在线考试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试验规范规定:钢的循环次数以()为基数,非铁合金或某些超高强度钢取()为基数。 (1.0)

A、106,107

B、107,108

C、107,107

D、108,108


2. 钢用于制造不受突然振动、在刃口上要求有少许韧性的工具,如刨刀等。 (1.0)

A、T7、T7A

B、T8、T8A

C、T10、T10A

D、T12、T12A


3. 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1.0)

A、5MPa

B、10MPa

C、15MPa

D、20MPa


4. 的金属,铸造性能好,对铸造工艺有利。 (1.0)

A、熔点高

B、熔点低

C、导热性好

D、导热性差


5. 当两个被连接件不太厚时,宜采用____。 (1.0)

A、双头螺柱连接

B、螺栓联接

C、螺钉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6. 键的长度主要是根据____来选择。 (1.0)

A、传递扭矩的大小

B、传递功率的大小

C、轮毂的长度

D、轴的直径


7. 钢号为45,其含量为____。 (1.0)

A、45%

B、4.5%

C、0.45%

D、0.045%


8. 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________始终相切。 (1.0)

A、齿顶圆

B、基圆

C、节圆

D、齿根圆


9. 为了提高轴的刚度,在以下措施中,____是无效的。 (1.0)

A、加大阶梯轴各部分直径

B、碳钢改为合金钢

C、改变轴承之间的距离

D、改变轴上零件位置


10.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是 (1.0)

A、圆锥滚子轴承

B、调心球轴承

C、滚针轴承

D、推力球轴承


11. 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用量最多的钢种。 (1.0)

A、碳素结构钢

B、合金结构钢

C、碳素工具钢

D、不锈钢


12. 一般对过共析钢控制在() (1.0)

A、稍高于GS线(A3线)

B、固相线以上100~200℃

C、稍高于PSK线(A1线)

D、HJB线


13. 液压泵能实现吸油和压油,是由于泵的____变化。 (1.0)

A、动能

B、压力能

C、密封容积

D、流动方向


14. 标准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____。 (1.0)

A、螺纹的外径

B、螺纹的内径

C、螺纹的中径


15. 在液压系统中,控制油缸活塞运动的速度,一般采用 (1.0)

A、溢流阀

B、调压阀

C、节流阀

D、单向阀


16. 受拉螺栓的断裂,最多发生在____。 (1.0)

A、靠近螺栓头的部位

B、螺杆当中的部位

C、螺纹收尾的部位

D、靠近螺母支承面的螺纹部位


17. 拉力试验是用来测定金属材料的() (1.0)

A、硬度、强度

B、强度、塑性

C、塑性、韧性

D、塑性、耐磨性


18. 在低温下,钢材性能的变化趋势是:____。 (1.0)

A、强度和塑性均降低

B、强度和塑性均增高

C、强度增高,塑性降低

D、强度不变,塑性降低


19. 当零件的两个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与形状精度的要求均很高,同时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也很高,在设计工艺过程和选择精基准时,遵循的基准选择原则是 (1.0)

A、基准重合

B、基准统一

C、自为基准

D、互为基准


20. 塑性材料制作的零件,大多数断裂事故都是由()引起的。 (1.0)

A、超过断裂强度

B、超过抗拉强度

C、疲劳断裂

D、低温断裂


21. 碳钢和合金钢是按____来区分。 (1.0)

A、用途不同

B、材料不同

C、材料的塑性

D、材料的化学成分


22. 材料承受小能量多次重复冲击的能力主要决定于()。 (1.0)

A、硬度

B、强度

C、塑性

D、韧性


23. 缺口偏斜拉伸试验在试验机中垫圈的常用偏斜角为() (1.0)

A、2°或5°

B、1°和3°

C、2°和4°

D、5°和10°


24. 当碳的质量分数增高时,渗碳体的分布和形态发生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1.0)

A、Fe3CⅢ→ 共析Fe3C → Fe3CⅠ  → 共晶Fe3C

B、共晶Fe3C → Fe3CⅡ→ 共析Fe3C → Fe3CⅢ

C、共析Fe3C → Fe3CⅡ→共晶Fe3C →  Fe3CⅠ

D、共晶Fe3C → 共析Fe3C → Fe3CⅠ→  Fe3CⅡ


25. 机械零件设计中最基本的计算是() (1.0)

A、寿命准则计算

B、强度准则计算

C、振动稳定性准则计算

D、刚度准则计算


26. 应适当提高零件心部屈服强度来提高接触疲劳性能有利的零件是() (1.0)

A、承受交变接触应力的零件

B、低应力脆断零件

C、承受弯曲和扭转的轴类零件

D、纯剪或纯拉伸零件


27. 请选择要求与铁碳合金对应正确的是() (1.0)

A、容器,高碳钢

B、轴类零件,高碳钢

C、工具,中碳钢

D、建筑结构,低碳钢


28. 某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为8.8级,其数字8.8代表____。 (1.0)

A、对螺栓材料的强度要求

B、对螺栓的制造精度要求

C、对螺栓材料的刚度要求

D、对螺栓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


29. 常用来制造键的材料____。 (1.0)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合金钢


30. 试验是测定材料在受拉力状态下对缺口的敏感程度。 (1.0)

A、拉力试验

B、缺口拉伸试验

C、缺口耐磨试验

D、扭转强度试验


31. 交流异步电动机要实现无级调速,应采用 (1.0)

A、变阻器

B、磁放大器

C、可控硅闸流管

D、电子变频器


32. 下列牌号中,优质碳素结构钢是____。 (1.0)

A、Q235—A

B、45

C、T10       D50Mn2Si

F、


33. 在电阻、电感、电容组成的电路中,不消耗电能的元件是____ (1.0)

A、电感、电容

B、电阻、电感

C、电容、电阻

D、电阻、电阻


34. 用于连接的普通螺纹与用于传动的丝杠相比较,其主要设计特点的差别是 (1.0)

A、强度高

B、自锁性好

C、效率高

D、便于加工


35. 开式齿轮传动的最常见失效形式是 (1.0)

A、齿面点蚀

B、齿面磨损、齿轮磨薄后被折断

C、齿面胶合

D、齿面塑性变形


36. 通常以()来衡量材料疲劳强度的高低,提高材料的此种性能对零件抵抗高周疲劳断裂有利。 (1.0)

A、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疲劳强度

D、硬度


37. 可以用于测定钢铁中含碳量的化学分析法是() (1.0)

A、亚砷酸钠-亚硝酸钠容量法

B、过硫酸铵比色法

C、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D、气体容量法


38. 焊锡、熔丝要求()的合金制造。 (1.0)

A、密度小以减轻自重

B、导电性

C、熔点低的铅锡

D、导热好


39. 以下随着碳的质量分数增高,铁碳合金的组织发生变化的顺序正确的是() (1.0)

A、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B、共析钢→亚共析钢→纯铁

C、过共晶生铁→共晶生铁→亚共晶生铁

D、过共析钢→共析钢→亚共晶生铁


40. 洛氏硬度是测量()来表示材料的硬度值 (1.0)

A、压头为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头在试样表面施力一定时间后的压痕球形面积

B、压痕深度

C、压头为金刚石四棱锥体在施力一定时间后试样表面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

D、显微磨损


41. 表征在有缺口时材料塑性变形的能力。 (1.0)

A、冲击韧度指标

B、塑性指标

C、疲劳强度

D、弹性模量


42. 实现空间任意角度交错轴运动的传动为: (1.0)

A、涡轮蜗杆传动

B、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C、直齿锥齿轮传动

D、螺旋齿轮传动


43. 当两个被连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连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往往采用____。 (1.0)

A、双头螺柱连接

B、螺栓联接

C、螺钉连接

D、紧定螺钉连接


44. 被连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联接时,则靠____来传递外力。 (1.0)

A、被连接件接合面间的摩擦力

B、螺栓的拉伸和挤压

C、螺栓的剪切和挤压

D、螺栓的剪切和被连接件的挤压


45. 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____。 (1.0)

A、带不是绝对挠性件

B、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偏低

C、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带绕过带轮产生离心力


46.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____ (1.0)

A、泵额定功率

B、泵实际功率

C、泵调定压力

D、外部负载


47. 反映了应力集中和复杂状态下材料的塑性,而且对温度很敏感。 (1.0)

A、塑性指标

B、冲击韧度指标

C、疲劳强度

D、弹性模量


48. 普通平键联接传递动力是靠_______。 (1.0)

A、两侧面的摩擦力

B、两侧面的挤压力

C、上下面的挤压力

D、上下面的摩擦力


49. 当零件尺寸和外加载荷一定时,材料的弹性模量(),零件的弹性变形量(),则刚度愈好。 (1.0)

A、愈高,愈大

B、愈高,愈小

C、愈低,愈小

D、愈低,愈大


50. 对铁碳钢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钢获得() (1.0)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奥氏体


51. 可以调高零件工作的可靠性,防止零件突然断裂。 (1.0)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韧性


52. 零件的下列误差中,属于位置误差的是 (1.0)

A、圆度

B、对称度

C、平面度

D、直线度


53. 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MPa,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应为 (1.0)

A、等于10MPa;

B、小于10MPa;

C、大于10MPa


54. 屈服强度是试样产生()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1.0)

A、0.2%

B、0.5%

C、1%

D、2%


55. 是多用于检验材料零件表面上的缺陷(如裂纹)的无损探伤。 (1.0)

A、涡流探伤法

B、磁粉探伤和莹光探伤

C、荧光和着色探伤法

D、电子显微镜分析法


56. 平键标记:键B20×80GB1096-2003中,20×80表示____。 (1.0)

A、键宽×轴径

B、键高 ×轴径

C、键宽×键长

D、键高×键长


57. 传动件可沿轴向移动的联接方式为 (1.0)

A、切向键

B、楔键

C、半圆键

D、花键


58. 结构的金属塑性最好,可加工成极薄的金属箔,()结构的金属塑性次之,()结构的金属塑性最差。 (1.0)

A、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封六方

B、线心四面体,体心立方,面心立方

C、密封六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D、面心立方,密封六方,线心四面体


59. 主要用于制造机器零件,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力学性能。 (1.0)

A、普通碳素结构钢

B、优质碳素结构钢

C、碳素工具钢

D、合金结构钢


60. 布式硬度试验特别适用于测定()等的硬度。 (1.0)

A、灰铸铝

B、结构钢

C、铜

D、轴承合金


61. 为保证齿轮副侧隙,圆柱齿轮齿厚公差的 (1.0)

A、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0

B、上偏差、下偏差均为正值

C、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

D、上偏差、下偏差均为负值


62. 下图所示的a、b、c三种螺纹联接,依次为____联接。 (1.0)

A、螺栓、螺柱、螺钉

B、螺钉、螺柱、螺栓

C、螺柱、螺钉、螺栓

D、螺栓、螺钉、螺柱


63. 铜镍二元合金属于合金相结构中的() (1.0)

A、置换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间隙固溶体


64. 一般情况下都不经热处理,而在供应状态下直接使用。 (1.0)

A、普通碳素结构钢

B、优质碳素结构钢

C、碳素工具钢

D、合金结构钢


65. 为使三位四通阀在中位工作时能使液压缸闭锁,应采用____型阀。 (1.0)

A、"O" 型阀

B、"P" 型阀

C、"Y"型阀    D“M”型。


66. ____键适用于定心精度要求高、载荷大的轴毂静连接或动连接。 (1.0)

A、平键

B、花键

C、切向键

D、半圆键


67. 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____ (1.0)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

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

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68. 与同样传动尺寸的平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的优点是____。 (1.0)

A、传动效率高

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

D、承载能力达


69. 半圆键联接的主要优点是____。 (1.0)

A、轴的削弱较轻

B、键槽的应力集中小

C、键槽加工方便


70. 设计中采用唇形密封圈时,其唇口应 (1.0)

A、对着压力油一边

B、对着无压力油一边

C、随意放置

D、根据压力大小确定


71. 冲击试验主要用于() (1.0)

A、结构钢

B、铸铁

C、黄铜

D、奥氏体钢


72. 晶粒愈细,其强度愈高,()和()也愈好。 (1.0)

A、硬度,塑性

B、塑性,韧性

C、韧性,耐磨性

D、耐磨性,疲劳强度


73. 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是____。 (1.0)

A、GC

B、KY

C、GB

D、JB


74. 当ω>1.0%时,由于()出现,导致钢的强度下降。 (1.0)

A、共析Fe3C

B、网状Fe3CⅡ

C、共晶Fe3C

D、Fe3C


75. 拟定液压系统时,应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予以足够的重视。为防止过载,()是必不可少的。 (1.0)

A、减压阀;

B、安全阀;

C、平衡阀;

D、换向阀


76. 当钢的含碳量增加至0)9%时,其组织大多数为(),强度达到()。 (1.0)

A、铁素体,最大值

B、珠光体,最大值

C、奥氏体,最小值

D、莱氏体,最小值


77. 用于定位控制的电动机应选用 (1.0)

A、异步电动机

B、同步电动机

C、变频电动机

D、伺服电动机


78.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之间的配合可以为 (1.0)

A、基孔制间隙配合

B、基轴制间隙配合

C、基孔制过渡配合

D、基轴制过渡配合


79. 设计开始齿轮传动时,在保证不根切的情况下,易取较少齿数,其目的是____。 (1.0)

A、增大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

B、减少齿面发生胶合的可能性

C、增大模数,提高轮齿的抗弯强度

D、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80. 液压泵的理论输入功率____它的实际输出功率。 (1.0)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81. 采用表面强化如滚压、喷丸、碳氮共渗、渗氮、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____。 (1.0)

A、静强度

B、刚度

C、疲劳强度

D、耐冲击性能


82. 主要用于测定较薄工件和具有较浅硬化层零件的表面硬度的维氏硬度试验方法是() (1.0)

A、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B、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C、金属显微硬度试验方法

D、金属连续冲击硬度试验方法


83. 轴向键槽通常是由____加工得到。 (1.0)

A、插削

B、拉削

C、钻及铰

D、铣削


84. 平键联接所能传递的最大扭距为T,现要传递的扭距为1)5T,则应_______。 (1.0)

A、把键长增大到1.5倍

B、把键宽增加到1.5倍

C、把键高增加到1.5倍

D、安装一对平键


85. 塑性和抗蚀性较差的合金类型为() (1.0)

A、固溶体

B、金属化合物

C、机械混合物

D、以上都不是


86. 是钢与铸铁的理论分界线。 (1.0)

A、ωc=4.3%

B、ωc=6.69%

C、ωc=2.11%

D、ωc=0


87. 钢只有处于()状况才能通过不同的冷却方式使其转变为不同的组织,从而获得所需的性能。 (1.0)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奥氏体


88. 在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这是为了____。 (1.0)

A、受力均匀

B、便于装配

C、外形美观

D、降低成本


89. 下面()是洛氏硬度试验A标尺的压头类型。 (1.0)

A、金刚石圆锥

B、1.558钢球

C、金刚石四棱锥体

D、淬火钢球


90. 如果在给定的弹性变形量下,要求零件重量最轻,需要按照()进行选材。 (1.0)

A、弹性模量

B、疲劳强度

C、比刚度

D、弹性极限


二、多项选择题

91. 晶体区别于非晶体的特点是____ (1.0)

A、外形是否规则

B、内部原子排列

C、熔点

D、各向异性


92. 下面关于零件在各种图件中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1.0)

A、零件图中,剖面为金属材料的剖面线应画成45°平行线且在各视图中应方向一致、间隔相等

B、在装配图中,相邻两金属零件的剖面线应方向相反或方向相同但间隔不同

C、在各个视图中统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要相同

D、装配图中可用涂色代替剖面线,但标准中规定涂色仅能用于零件图而不可用于装配图。


93. 金属材料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使用性能是____。 (1.0)

A、力学性能

B、物理性能

C、生物性能

D、化学性能


94. 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有____ (1.0)

A、可靠度(无故障概率)

B、累计失效概率(故障概率)

C、平均寿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D、失效率(故障率)


95. 钢的整体热处理包括____ (1.0)

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回火


96. 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是____ (1.0)

A、硬度

B、强度

C、缺口敏感性

D、溶解性


97. 抗拉强度对以下零件具备直接意义的是____ (1.0)

A、铸铁

B、冷拔高碳钢丝

C、脆性材料

D、金


98. 金属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包括____ (1.0)

A、密度

B、导热性

C、导电性

D、抗腐蚀性


99. 能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是____ (1.0)

A、设计时改变零件结合的位置

B、加工时改善表面粗糙度

C、加工时采用表面处理、滚压和喷丸等措施

D、设计时改变零件结构的形状


100.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时应遵守下列原则____ (1.0)

A、经济加工精度加工表面粗糙度

B、对几何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与选择方法相适应

C、加工方法与所选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相适应

D、加工方法与加工类型相适应

E、加工方法与现场设备情况相适应。


101. 按照状态分类的配合是____ (1.0)

A、间隙配合

B、过盈配合

C、基孔制配合

D、过渡配合


102. 减少磨损的主要措施有____ (1.0)

A、合理选择配对使用摩擦副的材料;

B、确定零件表面合理的粗糙度和硬度值;

C、使用润滑剂,实现液体润滑或混合润滑;

D、以滚动接触代替滑动接触;

E、通过零件表面强化、表面涂层提高其耐磨性。


103. 金属的最典型、最常见的三种晶体结构类型的是____。 (1.0)

A、体心立方结构

B、面心立方结构

C、线心四面体结构

D、密排六方结构


104. 疲劳断裂的原因是____。 (1.0)

A、材料内部缺陷

B、表面伤痕

C、工作中局部温度过高

D、零件在工作中局部应力集中


105. 在加工过程中造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是____ (1.0)

A、残留面积

B、塑性变形

C、形状不规则

D、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


106. 属于金属材料试验机可以进行的试验是____ (1.0)

A、抗拉试验

B、抗压试验

C、弯曲试验

D、断面收缩率试验


107. 关于金属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1.0)

A、金属要结晶就必须有过冷度

B、冷却速度愈快,过冷度愈大

C、只有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才能结晶

D、不是每种金属都有一个平衡结晶温度。


108. 减少机械摩擦的主要措施有____ (1.0)

A、合理选择配对使用摩擦副的材料(如钢对青铜)

B、确定零件表面合理的粗糙度值

C、使用润滑油和有极压作用的添加亮晶剂,在摩擦表面生成边界膜

D、以滚动接触代替滑动接触


109. 机械零件设计中基本的计算包括____ (1.0)

A、强度准则计算

B、寿命准则计算

C、振动稳定性准则计算


110. 表面加工符号、代号一般标注在____ (1.0)

A、不可见轮廓线

B、尺寸界线

C、引出线

D、引出线延长线


111. 设计评价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____ (1.0)

A、技术评价

B、经济性评价

C、社会评价

D、可靠性评价


112. 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参数评定是____ (1.0)

A、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B、轮廓最大高度

C、轮廓平均高度

D、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113. 根据晶体缺陷的几何形态特征而划分的三种类型是____。 (1.0)

A、点缺陷

B、线缺陷

C、面缺陷

D、体缺陷


114.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是____ (1.0)

A、基准重合原则

B、基准统一原则

C、互为基准原则

D、自为基准原则


三、判断题

115. 晶粒越细,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性越高。 (1.0)


116. 三角形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及支承面之间的摩擦力都能阻止螺母的松脱。所以就是在振动及交变载荷作用下,也不需要防松。 (1.0)


117. 速比公式i12=n1/n2=Z2/Z1不论对齿轮传动还是蜗杆传动都成立。 (1.0)


118. 疲劳断裂是由于应力值超过了零件的强度极限而造成的。 (1.0)


119. 无论组成哪种类型的固溶体,都会使合金的晶格发生外扭,从而使合金变形阻力减小,硬度和强度升高。 (1.0)


120. 皮带跑偏的根本原因是皮带在运行中有横向力产生。 (1.0)


121. 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保证互换性的基础是标准化。 (1.0)


122. 在实际生产中,机构的“死点”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处处都要考虑克服。 (1.0)


123. 普通平键联接是依靠键的上下两面的摩擦力来传递扭距的。 (1.0)


124.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金属及合金在常温或低温时抵抗各种化学作用的能力。 (1.0)


125.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由于安装不准确,产生了中心距误差,但其传动比的大小仍保持不变。 (1.0)


126. 采用X射线探伤法科检验焊缝和铸钢件的内部缺陷,包括零件内部的裂纹等。 (1.0)


127. 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1.0)


128. 直动式电磁换向阀是利用电磁力直接推动阀芯换向。 (1.0)


129. 铸铁零件在焊修时,为防止产生裂纹,一般可采用焊前预热,焊后缓冷以防止白口铁产生。 (1.0)


130. 液压传动系统中,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油液流量的大小。 (1.0)


131. 分度圆上压力角的变化,对齿廓的形状有影响。 (1.0)


132. 液压缸的速度取决于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1.0)


133. 通过离合器联接的两轴可在工作中随时分离。 (1.0)


134.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是一个对组织非常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外在因素的变化对它的影响较大。 (1.0)


135. 近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不仅在于外形,也在于内部原子排列的情况。 (1.0)


136. 根据曲柄存在的条件已判定铰接四杆机构中存在曲柄,则此机构是不会成为双摇杆机构的。 (1.0)


137. 键主要用于轴与轴上零件(如齿轮、皮带轮等)之间的联接,其作用是实现轴与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并传递扭矩。 (1.0)


138. 工作中转动的轴称为转轴。 (1.0)


139. 在任意圆周上,相邻两轮齿同侧渐开线间的距离,称为该圆上的齿距。 (1.0)


140. 晶粒的粗细,对金属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 (1.0)


141. m,d,ha*c*都是标准值的齿轮是标准齿轮。 (1.0)


142. 温度对油液粘度影响是:当油液温度升高时,其粘度随着升高。 (1.0)


143. 机构都是可动的。 (1.0)


144. 同一模数和同一压力角,但不同齿数的两个齿轮,可以使用一把齿轮刀具进行加工。 (1.0)


145. 模数m反映齿轮轮齿的大小,模数越大,轮齿越大,齿轮的承载能力越大 (1.0)

使用一点考试系统,你也可以自己出题进行线上考试

  • 关注公众号

  •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