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试卷
试题来源与互联网,我们严格保密一点考试用户的试题信息

石油知识竞赛在线模拟练习题库(判断题)二

更新:2018-12-04    来源:图蓝一点

本文描述一点考试石油知识竞赛在线模拟练习题库(判断题)二

石油知识竞赛在线模拟练习题库(判断题)二

一、判断题

1. 起下钻后期发生溢流时,应抢时间起完钻或下钻,然后再进行压井。 标准答案:起下钻后期发生溢流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关井后压井,压井成功后再起钻或下钻。(      ) (1.0)

2. 在用重钻井液循环时,随着重钻井液在钻柱内下行,钻柱内的液柱压力逐渐增加,当重钻井液到达井底时,此时循环立管压力等于终了循环立管压力。 (      ) (1.0)

3. 钻井工程设计书应明确钻井必须装封井器,并按井控装置配套要求进行设计。 (      ) (1.0)

4. 在平面图上,断层常组合有阶梯状形态(      ) (1.0)

5. 油往高处走,气向低处流(      ) (1.0)

6. 当井内流体从钻杆内喷出,如果钻具内防喷工具又不能关闭,可以考虑使用剪切闸板,切断钻具后用半封闸板关井。 (      ) (1.0)

7. 地震勘探技术中主要是利用纵波在岩石界面的折射,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 (1.0)

8. 钻井液密度的确定要根据地层压力并考虑井眼的稳定附加一定的安全值。(      ) (1.0)

9. 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一定的井口压力以保持压稳地层的前提下,连续放出钻井液,让天然气在井内膨胀上升,直至上升到井口。 标准答案: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控制一定的井口压力以保持压稳地层的前提下,间歇放出钻井液,让天然气在井内膨胀上升,直至上升到井口。 (      ) (1.0)

10. “三高”油气井油(气)层套管和固井水泥应具有抗碱性气体腐蚀能力。(      ) (1.0)

11. 处理事故险情时,首先考虑应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其次是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 (      ) (1.0)

12. 同沉积褶皱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变形而形成的。(      ) (1.0)

13. 在直井与定向井中对同一地层所做的破裂压力试验所得到的数据可以互换使用。(      ) (1.0)

14. 我国第一口井是1907年清政府从日本聘请技师,购进一部顿钻钻机,在陕西延长油矿钻成,井深80多米,至今任然还在出油。(我国第一口井是1887年在台湾西部苗栗钻成的)(      ) (1.0)

15. 产生圈闭压力的原因主要有:停泵前关井;关井后天然气溢流滑脱上升。(      ) (1.0)

16. 牵引褶皱的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运动方向。(      ) (1.0)

17. 不能用关井很长时间后得到的关井立管压力来计算地层压力。(      ) (1.0)

18. 停止循环后,井口钻井液仍不断地外溢,说明已经发生了溢流。 (      ) (1.0)

19. 若井喷与漏失发生在同一裸眼井段中,应先压井,后处理井漏。 (      ) (1.0)

20. 在一个油气藏中, 气位于最顶部,油居中, 水在最下部(      ) (1.0)

21. 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常发育逆牵引构造,逆牵引构造一般构造背斜,其弧形顶端指示断层本盘的运动方向。(      ) (1.0)

22. 在开井状态下,气柱滑脱上升越接近井口,钻井液罐液面上升速度越快,溢流量才变得比较明显。(      ) (1.0)

23. 从天然气侵入井内的方式来看,当井底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天然气不会侵入井内。 (      ) (1.0)

24. 硬关井的主要特点是地层流体进入井筒的体积多,即溢流量大。 (      ) (1.0)

25. 刮刀钻头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钻头(      ) (1.0)

26. 同沉积断层是在岩层形成后受力断裂而形成的。(      ) (1.0)

27. 按规定,井口装置的额定工作压力要与地层压力相匹配。(      ) (1.0)

28. 在频率域,用频率响应可以描述滤波器的特征(      ) (1.0)

29. 压回法是从钻柱内泵入钻井液把进井筒的溢流压回地层。 标准答案:压回法是从环空泵入钻井液把进井筒的溢流压回地层。(      ) (1.0)

30. 压井时可以利用正常钻进时排量快速循环排除溢流。 标准答(      ) (1.0)




1. 答案:错误

2. 答案:正确

3. 答案:正确

4. 答案:错误

5. 答案:错误

6. 答案:错误

7. 答案:错误

8. 答案:正确

9. 答案:错误

10. 答案:错误

11. 答案:错误

12. 答案:错误

13. 答案:错误

14. 答案:错误

15. 答案:正确

16. 答案:正确

17. 答案:正确

18. 答案:正确

19. 答案:错误

20. 答案:正确

21. 答案:错误

22. 答案:正确

23. 答案:错误

24. 答案:错误

25. 答案:错误

26. 答案:错误

27. 答案:正确

28. 答案:正确

29. 答案:错误

30. 答案:错误

  • 关注公众号

  •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