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试卷
试题来源与互联网,我们严格保密一点考试用户的试题信息

战争类成语题库手机在线考试练习题二

更新:2018-11-29    来源:图蓝一点

本文描述一点考试战争类成语题库手机在线考试练习题二

战争类成语题库手机在线考试练习题二

一、判断题

1.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刚露头角。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答案:正确 (1.0)


2. 明耻教战: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答案:正确 (1.0)


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答案:正确 (1.0)


4. 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高鹗续):“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

又闹得马仰人翻。”

答案:正确 (1.0)


5. 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出处: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王兰泉》:“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穷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答案:正确 (1.0)


6. 远交近攻:指战国时秦国用来并吞六国的一种策略,结交距离远的国家,而攻打邻近的国家。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答案:正确 (1.0)


7. 骁勇善战:亦作“枭勇善战”,指矫健勇猛,善于作战。形容战将英勇出色。 出处:《南齐书.戴僧静传》:“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每荡一合,辄大杀伤,官军死者百于人。”

答案:正确 (1.0)


8. 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出处:《管子.轻重丁》:“国有彗星,必有流血浮丘之战。”

答案:正确 (1.0)


9. 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答案:正确 (1.0)


10. 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答案:正确 (1.0)


11. 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出处: 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答案:正确 (1.0)


12. 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春秋无义战。”

答案:正确 (1.0)


13. 百战不殆: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出处:《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答案:正确 (1.0)


14. 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答案:正确 (1.0)


15. 弹尽援绝:弹:弹药。援:增援。作战中弹药用完了,援兵断绝了。也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出处: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答案:正确 (1.0)


16. 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二:“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答案:正确 (1.0)


17. 养精蓄锐 :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答案:正确 (1.0)


18. 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出 处:《史记.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

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答案:正确 (1.0)


19. 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

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答案:正确 (1.0)


20. 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出处:《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答案:正确 (1.0)


21. 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答案:正确 (1.0)


22. 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答案:正确 (1.0)





1. 答案:正确

2. 答案:正确

3. 答案:正确

4. 答案:正确

5. 答案:正确

6. 答案:正确

7. 答案:正确

8. 答案:正确

9. 答案:正确

10. 答案:正确

11. 答案:正确

12. 答案:正确

13. 答案:正确

14. 答案:正确

15. 答案:正确

16. 答案:正确

17. 答案:正确

18. 答案:正确

19. 答案:正确

20. 答案:正确

21. 答案:正确

22. 答案:正确

  • 关注公众号

  •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