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试卷
试题来源与互联网,我们严格保密一点考试用户的试题信息

历史类成语题库手机在线考试练习题三

更新:2018-11-28    来源:图蓝一点

本文描述一点考试历史类成语题库手机在线考试练习题三

历史类成语题库手机在线考试练习题三

一、判断题

1. 自相矛盾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答案:正确 (1.0)


2. 心服口服 解释: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处: 《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答案:正确 (1.0)


3. 根深蒂固 解释: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处:《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答案:正确 (1.0)


4. 四面楚歌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

人之多也。’”

答案:正确 (1.0)


5. 黔驴技穷 解释: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答案:正确 (1.0)


6. 安堵如故 解释:像原来一样相安无事。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汉.荀悦《汉纪.高祖纪》:“吏人皆安堵如故,民争献牛洒。”

答案:正确 (1.0)


7. 胯下之辱 解释:。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答案:正确 (1.0)


8. 以身殉职 解释: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出处:《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答案:正确 (1.0)


9. 三令五申 解释:多次命令和告诫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答案:正确 (1.0)


10. 狐假虎威 解释: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答案:正确 (1.0)


11. 负荆请罪 解释: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答案:正确 (1.0)


12. 毛遂自荐 解释: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

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答案:正确 (1.0)


13. 庖丁解牛 解释: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出处:《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答案:正确 (1.0)


14. 来者不拒 解释: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出处:《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答案:正确 (1.0)


15. 钳口结舌 解释: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出处:汉.王充《潜夫论》:“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挌囊共默而已者也。”

答案:正确 (1.0)


16. 陆海翻江 解释:比喻文才很大。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答案:正确 (1.0)


17. 秦越肥瘠 解释: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答案:正确 (1.0)





1. 答案:正确

2. 答案:正确

3. 答案:正确

4. 答案:正确

5. 答案:正确

6. 答案:正确

7. 答案:正确

8. 答案:正确

9. 答案:正确

10. 答案:正确

11. 答案:正确

12. 答案:正确

13. 答案:正确

14. 答案:正确

15. 答案:正确

16. 答案:正确

17. 答案:正确

  • 关注公众号

  •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