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 从预防自燃火灾的角度出发,对通风系统的要求是通风压差小、( )。 (1.0)
A、风速大
B、风量大
C、漏风少
2. ( )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1.0)
A、请医生急救
B、送往医院
C、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3.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应该( )。 (1.0)
A、停风
B、反风
C、保持或立即恢复正常通风
4.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后,指挥人员应派人到进、回风井口及其( )m范围内检查瓦斯,设置警戒,熄灭警戒内的一切火源,严禁机动车辆进入警戒区。 (1.0)
A、40
B、50
C、60
5. 对小腿动脉出血,止血带的部位应在( )处。 (1.0)
A、大腿中下1/3
B、大腿中1/3
C、大腿上1/3
6. 处理煤尘爆炸的首要问题是( )。 (1.0)
A、防止二次爆炸
B、防止火灾事故
C、防止引起瓦斯爆炸
7. 有人触电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此时在场人员应( )。 (1.0)
A、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
B、迅速做心肺复苏
C、立即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赶到
8. 下列哪项不是现场急救原则?( ) (1.0)
A、先排险后施救
B、先救命后治伤
C、先疏导后救伤
9.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其中三级响应级别是指( )。 (1.0)
A、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作解决的
B、需要国家的力量解决的
C、必须利用一个城市所有部门的力量解决的
10. 处理掘进巷道火灾时,( )的控制是关键。 (1.0)
A、局部通风机
B、主要通风机
C、火势
11. 爆炸产生火灾,应( ),并应采取防止再次发生爆炸的措施。 (1.0)
A、同时灭火和救人
B、先灭火后救人
C、先救人后灭火
12. 侦察时应首先把侦察小队派往( )的地点。 (1.0)
A、破坏最严重
B、遇险人员最多
C、遇难人员最多
二、多项选择题
13.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由以下( )部分组成。 (1.0)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4. 一氧化碳是有害气体,应该加以重点监控。井下一氧化碳的来源有( )。 (1.0)
A、煤的氧化、自燃及火灾
B、爆破
C、瓦斯、煤尘爆炸
D、朽烂的木质材料
15. 避免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的主要措施有( ) (1.0)
A、积极灭火,控制火势
B、正确调度风流,避免事故扩大
C、减小排烟风路阻力
D、现场建立可视监测系统
16. 关于搬运的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0)
A、必须在原地检伤
B、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复苏术,然后再搬运
C、对昏迷或有窒息症状的伤员,肩要垫高,头后仰,面部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
D、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等搬运
17.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抢险救灾决策前,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有( )。 (1.0)
A、是否切断灾区电源
B、是否会诱发火灾和连续爆炸
C、通风系统的破坏程度
D、可能的影响范围
18. 抢救被埋、被堵人员时,首先用( )等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 (1.0)
A、掘小巷
B、呼喊、敲击
C、临时文护
D、生命探测仪器
19. 井下不同地点的硐室发生火灾,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正确的是( )。 (1.0)
A、爆炸材料库着火时,应首先将雷管运出,然后将其他爆炸材料运出;因高温运不出时,应关闭防火门,退至安全地点
B、绞车房着火时,应将火源下方的矿车固定,防止烧断钢丝绳造成跑车伤人
C、蓄电池电机车库着火时,必须切断电源,采取措施,防止氢气爆炸
D、水泵房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当即用水浇火点
20. 矿山救护队处理事故时,井下基地应设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并应有( )。 (1.0)
A、直通指挥部和灾区的通讯设备
B、安全员
C、电钳工
D、值班医生
21. 在煤矿井下的应急救援预案中,安全撤退人员的具体措施是( ) (1.0)
A、通知和引导人员撤退
B、控制风流
C、为灾区创造自救条件
D、建立井下保健站
三、判断题
22. 煤矿企业每年必须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救援演练。 ( ) (1.0)
23. 人员受伤后必须在原地检伤,实施包扎、止血、固定等救治后再搬运。( ) (1.0)
24. 熟悉并掌握应急救援预案,是避免抢险救灾决策失误的重要方法。( ) (1.0)
25. “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及锁骨骨折的包扎。( ) (1.0)
26. 上山独头煤巷火灾不管发生在什么地点,如果局部通风机已经停止运转,在无需救入时,严禁进入灭火或侦察.( ) (1.0)
27. 井下储存4吨工业炸药的库房是重大危险源。( ) (1.0)
28. 昏迷伤员的舌后坠堵塞声门,应用手从下颌骨后方托向前侧,将舌牵出使声门通畅。( ) (1.0)
29. 腹部外伤有内脏脱出时,要及时还纳。 ( ) (1.0)
30. 受困的遇险人员,应定时敲打铁管或钢轨,发出求救信号。( ) (1.0)
31. 灭火时,如果瓦斯浓度达到2%并且仍继续增加,救护队指挥员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 (1.0)
32. 井底车场发生严重火灾,必须尽快组织反风。 ( ) (1.0)
33. 有冲击地压的矿井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项预案。( ) (1.0)
34. 某矿坑木场发生火灾,应执行当地政府的救援预案。 ( ) (1.0)
35. 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遇险人员在撤退有困难时应在现场指挥的带领下,可以迅速转入独头巷道,关闭局部通风机,或者切断风筒堵住人口。( ) (1.0)
36. 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 (1.0)
37. 扑灭上、下山巷道火灾时,必须采取防止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的措施。( ) (1.0)
1. 答案:C
2. 答案:C
3. 答案:C
4. 答案:B
5. 答案:A
6. 答案:A
7. 答案:B
8. 答案:C
9. 答案:C
10. 答案:A
11. 答案:A
12. 答案:B
13. 答案:ABCD
14. 答案:ABC
15. 答案:ABC
16. 答案:ABCD
17. 答案:BCD
18. 答案:BD
19. 答案:ABC
20. 答案:AD
21. 答案:ABC
22. 答案:正确
23. 答案:正确
24. 答案:正确
25. 答案:正确
26. 答案:正确
27. 答案:错误
28. 答案:正确
29. 答案:错误
30. 答案:正确
31. 答案:正确
32. 答案:正确
33. 答案:正确
34. 答案:错误
35. 答案:错误
36. 答案:正确
37. 答案:正确
关注公众号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