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在线考试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煤矿企业应当设置( )。 (1.0)
A、安全监察机构和安全监察人员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和安全生产监督人员
2. 危险是指系统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 )。 (1.0)
A、安全性要求
B、可预防的范围
C、人们的承受程度
3. 煤矿企业应在生产能力发生变化后( ) 日内,组织完成生产能力核定工作,并按照隶属关系向主管部门(单位)报送核定报告。 (1.0)
A、30
B、60
C、90
4.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是从( )上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明确、协调配合,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1.0)
A、内容
B、方法
C、制度
5. ( )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1.0)
A、生产管理
B、劳动保护
C、安全生产
6. 管生产必须管( )、谁主管谁负责,这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1.0)
A、安全
B、事故
C、经营
7. 针对其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或生产装置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评价属于( )。 (1.0)
A、专项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8. 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职能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1.0)
A、制定
B、审定
C、落实
9. 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1.0)
A、安全监控系统
B、安全警示系统 C安全管理系统
10. 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 (1.0)
A、事故
B、不安全
C、危险源
11. 煤矿企业每年必须至少组织( )次矿井救灾演习。 (1.0)
A、1
B、2
C、3
12. 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延期的,煤矿企业应当于期满前( )个月内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1.0)
A、1
B、2
C、3
13. 以下属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工作内容的是( )。 (1.0)
A、确定危险因素的种类和存在的部位
B、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
C、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建议
二、多项选择题
14. 煤矿没有领导带班下井的,煤矿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下井作业。煤矿不得因此( )。 (1.0)
A、降低从业人员工资、福利等待遇
B、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C、打击报复
D、强迫作业
15. 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 )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随访,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1.0)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巳离岗时
D、培训后
16.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是( )。 (1.0)
A、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相关经验
B、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C、编制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经验
D、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17. 制定安全目标包括( ) (1.0)
A、确定企业安全目标方针
B、确定总体目标
C、制定实现目标的各级目标
D、制定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
18. 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使职工做到( )。 (1.0)
A、会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的可靠性
B、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C、会正确维护保养劳动保护用品
D、会掌握检验维修劳动保护用品的知识
19. 以下属于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的是( ) (1.0)
A、进行危险识别,给出安全状态参数
B、进行事故模拟,预测影响范围,分析事故最大损失和发生的概率
C、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排序
D、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
20. 企业安全管理包括( )。 (1.0)
A、纵向的专业管理
B、横向的各职能部门(各专业)管理
C、国家监察
D、群众监督
21.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 (1.0)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自然灾害
C、管理上的缺陷
D、物的不安全状态
22.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时,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 (1.0)
A、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全面掌握当班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
B、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C、遇到险情时,立即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组织涉险区域人员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
D、确保各生产作业地点完成当班下达的生产施工任务
三、判断题
23. 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不仅强调对安全行为的激励,更要重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和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使预防事故的境界更为提高。 ( ) (1.0)
24. 根据安全工程的观点,事故仅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 ) (1.0)
25. 危险源是控制事故隐患的安全措施的失效。( ) (1.0)
26.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 ( ) (1.0)
27.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1.0)
28. 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作 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 (1.0)
29. 煤矿的主要负责人对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全面负责。( ) (1.0)
30. 企业中对人身有害或污染劳动环境的设备无法改造时,交罚款后可以允许继续使用。( ) (1.0)
31.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两证”和“一标志”,即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 ) (1.0)
32. 发生3人以下煤矿事故,由煤矿企业负责调查和处理。( ) (1.0)
33. 无论工伤事故责任是否在于劳动者一方,只要不是受害者本人故意行为所致,就应该按照规定标准对其进行伤害补偿。( ) (1.0)
34. 危害点指可能发生事故,并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现场。 ( ) (1.0)
35. 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禁止、停止的颜色为黄色。( ) (1.0)
36. 安全评价是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为了达到评价的目的,评价单元的划分要求必须一致。( ) (1.0)
37. 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 (1.0)
38.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范围。( ) (1.0)
39. 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 ) (1.0)
40.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中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 ) (1.0)
41. 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或超负荷运行或设备有缺陷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领导者不负领导责任。( ) (1.0)
42. 开采底板有承压含水层的煤层,应当保证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查,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 (1.0)
1. 答案:B
2. 答案:C
3. 答案:B
4. 答案:C
5. 答案:C
6. 答案:A
7. 答案:A
8. 答案:C
9. 答案:A
10. 答案:A
11. 答案:A
12. 答案:C
13. 答案:A
14. 答案:CD
15. 答案:ABC
16. 答案:ABD
17. 答案:ABCD
18. 答案:ABC
19. 答案:ABCD
20. 答案:ABD
21. 答案:ACD
22. 答案:ABC
23. 答案:正确
24. 答案:错误
25. 答案:错误
26. 答案:正确
27. 答案:正确
28. 答案:正确
29. 答案:正确
30. 答案:错误
31. 答案:错误
32. 答案:错误
33. 答案:正确
34. 答案:错误
35. 答案:错误
36. 答案:错误
37. 答案:正确
38. 答案:错误
39. 答案:正确
40. 答案:正确
41. 答案:错误
42. 答案:错误
关注公众号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