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培训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 储存和输配天燃气采用的各类压力容器、管道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 (1.0)
A、气密性试验
B、置换
C、涂刷油漆
D、打扫卫生
2. 经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人体内( )。毒物经肺吸收后,不经肝脏转化、解毒即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全身。 (1.0)
A、最次要的途径
B、最重要的途径
C、最少有的途径
3.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 (1.0)
A、批评
B、教育
C、辞退
D、罚款
4. 穿着拖鞋进入车间工作会导致( )。 (1.0)
A、行动敏捷
B、方便舒适
C、脚部受伤
5. 下列哪项不是受限空间监护人的职责( ) (1.0)
A、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B、当发现异常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
C、进入受限空间监护
D、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6. 离岗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复工的工人,要重新进行( ) (1.0)
A、岗位安全教育
B、厂级安全教育
C、车间安全教育
7. 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有( ) (1.0)
A、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
B、压力表.炉门.炉条
C、安全阀.液位计.风机
8. 以下有关动火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1.0)
A、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0min
B、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分析结束
C、动火分析时,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
D、进入设备内动火,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9. 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 )。 (1.0)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10. 事故分析必须首先从自身原因开始,遵循( )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务必达到安全生产目标。 (1.0)
A、“四不放过”原则
B、“三不放过”原则
C、“二不放过”原则
11. 高处作业必须( ) (1.0)
A、戴防毒面具
B、系安全带
C、穿皮鞋
D、以上都不对
12. 高处作业“三宝”不包括下列那一项:( ) (1.0)
A、脚手架
B、安全带
C、安全帽
D、安全网
13. 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 )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1.0)
A、一年
B、两年
C、半年
14. 作业过程防火就是依据物质( ),设法消除控制其中一个要素,从而避免“三要素”同时出现和形成“燃烧组合”。 (1.0)
A、燃烧一要素原理
B、燃烧二要素原
C、燃烧三要素原理
15. 通过合理调节自然通风气流,设置全面、局部送风装置或空调,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是防止( )作业的有效手段。 (1.0)
A、高温
B、低温
C、冷水
D、危险化学品
二、多项选择题
16. 控制可燃物的基本方法有:( )以及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措施排除。 (1.0)
A、惰性气体稀释
B、密闭
C、通风
D、用水喷淋
17. ( )不得与毒害性物质混存。因毒害物质大多是有机物,遇氧化性物质可能发生燃烧爆炸。 (1.0)
A、氧化性物质
B、有机过氧化物
C、硫酸钠
D、钛白粉
18. 安全标志类别有() (1.0)
A、禁止标志
B、警告标志
C、指令标志
D、提示标志
E、广告标志
19. 乙炔气瓶的安全附件有( ) (1.0)
A、瓶阀
B、易熔合金塞
C、瓶帽
D、防震圈
20. 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事故的特点往往在于( )同时存在,所以在防火救灾的同时,也要防止中毒事故。 (1.0)
A、火灾
B、爆炸
C、中毒现象
D、溺水
21. 预防伤亡事故主要从以下方面抓起:() (1.0)
A、消灭不安全因素和违章
B、推行安全生产确认制
C、事故调查
D、改变安全方面的无知状态
E、消除不安全状态(隐患)
F、计算经济损失
三、判断题
22. 在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过滤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 (1.0)
23.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现场。( ) (1.0)
24. 有毒化学品致死量越大,其毒性越大。( ) (1.0)
25.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甲醇和乙醇一样都是醇类,都可以调制白酒饮用。( ) (1.0)
26. 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1.0)
27. 硫磺是易燃固体;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 (1.0)
28.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 (1.0)
29. 个体防护是直接保护劳动者的最后屏障,所以是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 ) (1.0)
30. 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作用所有装置(如安全阀、防护罩、灭火器、报警器等)总称安全防护设施。 (1.0)
31. 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5.0%~15.0%,也就是说,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5.0%时,遇明火时,这种混合物也不会爆炸。 (1.0)
关注公众号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