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工机械专业在线考试练习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机械( )属动力机。 (1.0)
A、鼓风机
B、电动机;
C、内燃机;
D、通风机。
2. 计量泵的隔膜液为( ) (1.0)
A、150#工业齿轮油,
B、10#航空液压液
C、46#防锈透平油
3. 过滤操作中,恒速过滤在整个过滤操作过程中,维持过滤速率( ),随着滤饼的厚度的增加,滤饼由较疏松的结构变成较紧密的结构,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强( )。 (1.0)
A、维持不变,逐渐降低
B、增大,逐渐降低
C、减小,逐渐降低
D、维持不变,逐渐上升
4. 关于浮阀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0)
A、气液接触时间大
B、压力降较小
C、生产能力低
D、操作弹性大
5. 屏蔽泵主要特点是( )。 (1.0)
A、可自身润滑冷却;
B、无密封点,
C、输送计量准确;
D、无泄漏。
6. 分析设计标准的应用一般认为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可考虑采用分析设计标准。( ) (1.0)
A、压力低、直径大的容器。
B、受疲劳载荷作用的容器。
C、结构简单或结构特殊的容器。
7. ( )叶轮内部泄漏低,效率高,输送介质扬程大,适宜输送洁净介质。 (1.0)
A、开式
B、半开式
C、闭式
8. 鼓风机的压缩比一般要( )。 (1.0)
A、大于4;
B、等于4;
C、小于4。
9. 真空泵入口管带水可能引起后果有:( ) (1.0)
A、泵超载跳车,抽真空受影响,水罐水满等。
B、泵超载跳车,抽真空受影响,
C、泵超载跳车, ,水罐水满等。
D、抽真空受影响,水罐水满等。
10. 下列各项能使泵的流量变小的有( )。 (1.0)
A、增大叶轮直径;
B、减小泵的转速;
C、开大泵出口管线上的阀门。
11. 如图有一连通器里面装有两种液体水和油,那么在A-A'面上的两点的压强PA和PA'的
关系为( )。 (1.0)
A、PA>PA'
B、PA=PA'
C、PA<PA'
12. 离心泵的能量损失是指( )。 (1.0)
A、容积损失,机械损失;
B、机械损失,水力损失;
C、容积损失,水力损失;
D、容积损失,机械损失,水力损失。
13. 提高对流传热的最有效途径是( )。 (1.0)
A、增大传热温度差;
B、增大传热面积;
C、提高对流传热系数K。
14. 屏蔽泵轴承监测器作用是( )。 (1.0)
A、监测轴承磨损情况;
B、监测屏蔽套磨损情况;
C、监测轴承有无串动;
D、超负荷报警。
15. 判断离心泵反转的最好办法是( )。 (1.0)
A、启动后看出口压力;
B、启动后停下观察;
C、点动电机后观察。
16. ( )是连续运输机中效率最高。 (1.0)
A、刮板式运输机
B、悬挂式输送机
C、斗式提升机
D、带式运输机
二、多项选择题
17. 对于单级泵平衡轴向推动力的措施有( )。 (1.0)
A、双吸式叶轮;
B、平衡管;
C、全开式叶轮;
D、平衡孔。
1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1.0)
A、离心泵的压头普遍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B、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增大而上升;
C、离心泵的效率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19. 蒸发器选型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原则( )。 (1.0)
A、生产能力较大;
B、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C、结构简单,方便;
D、经济性。
20. 下列各种能源( )属于无污染能源。 (1.0)
A、太阳能;
B、海洋能;
C、煤;
D、石油;
E、风能;
F、地热能;
G、木材。
三、判断题
21. 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1.0)
22. X形坡口是由两个V形坡口和一个I形组合而成。 (1.0)
23. 泵安装的离液面越高,泵入口处压强就越低,真空度越大,当该压强小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在泵入口处沸腾,产生大量气泡冲击叶轮、泵壳,此时泵噪音加大,流量、扬程、效率急剧下降,该现象称为泵的气蚀现象。 (1.0)
24. 同一物体沸腾的条件是其蒸汽压等于外压。 (1.0)
25. 安全电压为40V。 (1.0)
26. 级数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使每一级的压缩在允许范围之内,以此确定所需要的最少级数;使压缩机总的功耗为最小;机器介格低廉,运转可靠等。 (1.0)
27.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1.0)
28. 设计参数是指那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参数由设计计算确定。 (1.0)
29. 挠性转子系统是指转子的工作转速大于一阶临界转速的情况。 (1.0)
30. 离心泵的效率与泵的大小、类型、制造精密度和所输送液体性质等有关。 (1.0)
31. 当元件金属温度低于0℃时,其值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温度。 (1.0)
32. 球罐设置入孔是作为工作人员进出球罐以进行检验和维修之用。 (1.0)
33. 搅拌器又称搅拌桨或搅拌叶轮,是搅拌反应器的关键部件。其功能是提供过程所需要的能量和适宜的流动状态。 (1.0)
34. 机械效率定义为压缩机指示功率和主轴功率之比。 (1.0)
35. 绝热指示效率定义为理论压缩循环绝热功率与实际循环的指示功率之比。 (1.0)
1. 答案:B
2. 答案:B
3. 答案:A
4. 答案:C
5. 答案:D
6. 答案:B
7. 答案:C
8. 答案:C
9. 答案:A
10. 答案:B
11. 答案:B
12. 答案:D
13. 答案:C
14. 答案:A
15. 答案:C
16. 答案:D
17. 答案:ABCD
18. 答案:AC
19. 答案:ABCD
20. 答案:ABEF
21. 答案:正确
22. 答案:正确
23. 答案:正确
24. 答案:错误
25. 答案:错误
26. 答案:正确
27. 答案:正确
28. 答案:正确
29. 答案:正确
30. 答案:正确
31. 答案:错误
32. 答案:正确
33. 答案:正确
34. 答案:正确
35. 答案:正确
关注公众号
在线考试客服微信
Copyright © 2019 - , 天津图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津ICP备11006143号-4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及隐私权政策 | 联系我们